新闻中心
欢迎您随时来电咨询
400-0532025
电子邮箱
info@microdetection.cn
发布时间:2016-03-16 22:09:23 来源:丁香园 点击量:次
长久以来,在体外诊断(IVD)产业中,一直存在着由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实验室,不同的试剂、仪器以及参考品的组合所导致报告的结果不一致现象。因为客观存在的这个现象,检验界内对于“测量结果能否准确”产生了剧烈的争论。很多的专家一度认为检验结果是很难溯源的,因此而强调“系统化”,即追求系统内、而不是系统间的一致性。
溯源性与系统化
虽然检验界一直有着上述的争论,而计量界却一直在追求着检验结果的可溯源性,于是推出了ISO/IEC 17025的标准,即《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后来又根据医学实验室的特点,制定了ISO 15189标准,即《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21世纪初,国际标准化组织临床实验室检验和体外诊断检验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 TC 212)又针对生物测量通过了一系列国际标准。
关于溯源性与系统化,全国临床医学计量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卫生部临检中心原主任杨振华说:“溯源性和系统化,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追求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使不同检验科(临床实验室)的报告结果可以通用。溯源性是检验医学的永恒主题,系统化可能只是检验医学发展某一时期的一个概念和过程。”他从历史发展来解释此观点:“中国在改革开放前,一直沿用的是在20世纪初由福林(Otto Folin)和吴宪两位学者在经典分析化学基础上建立的测量方法——要先除去血清(血浆)样本中干扰物质,然后用化学反应进行测量,常需使用强酸、强碱或高温处理,这类测量不存在特定的配套标准溶液。每个检验科都可称取高纯度物质,如葡萄糖加一定量的水溶解后就成为测量血糖的标准液。在那时并未发现不同检验科血糖检验报告结果有明显差异的情况。”
“随自动分析仪出现,问题就出现了。自动分析仪很难使用酸、碱、高温和有机溶剂,这样就发展了一套崭新的完全不同以往的分析方法。这套方法最大特点是不处理血清(血浆),以各种酶为试剂在近中性温和条件下进行测量。虽然简单,但不可避免受到血清中除被测物以外众多物质的影响和干扰,也就是基质效应(Matrix Effects),如果仍用以前水溶液标准液必然得到不准确结果。因此,在上世纪70~80年代,不同检验科的报告结果出现明显差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首先提出要求试剂厂商在供应试剂时必须同时有配套的校准品和质控品,即实施CLIA ’88(Recommendations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Improvement Amendments of 1988)。随后,欧盟在本世纪初也通过关于外诊断的指令性文件IVDD(In Vitro Diagnostic Medical Devices Directive)对试剂厂商提出了这一要求。这大概就是目前人们所称的系统化。”杨振华说。
系统化打击中小企业
“1995年,我担任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主任,当时最头痛的是由于仪器、试剂不同引起检验结果的混乱。为此我曾到欧美进行访问,专门和一些欧美检验专家讨论。在当时,检验界普遍错误认为检验结果很难溯源。似乎通过厂家的系统化,可以解决问题。回国后,我在不少场合发表了这些似是而非的论点。对开放式仪器提出批评,提倡系统化或封闭式的检验系统,给一些厂家和检验科造成压力。一位美国科学家就告诉我,上世纪90年代美国实施CLIA ’88,明显有利于跨国大企业。一批中小型试剂厂因此而倒闭。现在看来,我的这些观点是片面的。脱离溯源性的系统化并不能带来准确的结果。”杨振华讲述了自己对系统化的认识过程。
要达到“系统内的一致”,首先就必须保证各实验室所用的这个“系统”是相同的。事实上,市场上并没有出现一个通用的系统,各个国际体外诊断巨头纷纷推出自己的系统,或者称为系统化产品。而这些系统往往是封闭的,其他厂商的产品很难与其相配套。这就意味着,一旦实验室采购了某个品牌的仪器,就必须采用该品牌的试剂和校准品、质控品,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进而达到与其他采用同一系统的实验室所出具的结果一致。于是,“系统化”客观上逐渐成为国际巨头打压中小企业有力武器。